武夷山:“老”茶乡的“新”茶香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武夷山:“老”茶乡的“新”茶香

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指导下,光明网策划推出《国家公园守护者》系列融媒体报道。系列报道于12月15日起正式上线并将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作为世界乌龙茶与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拥有34.54平方公里的茶园,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3.4%。对于武夷山人来说,茶已经是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武夷山的产业发展,更是离不开这“一杯茶”。

20多年前,福建南平率先推出“科技特派员”制度,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农技人员走出实验室,深入田间地头,来到了茶农身边。

为了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让传统茶产业发展得更好,让茶产业可以支撑这一方水土,“科技特派员”利用自身所学,向茶农茶企普及生态种茶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一批生态茶园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内建立起来。

“科技特派员”徐茂兴介绍生态茶园(光明网记者李航摄)

“我们会在茶场套种大豆和油菜,大豆的生物固氮效果可以增加土壤内的氮肥含量,油菜可以为土壤补充磷和钾,同时保持环境的湿度,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我们的茶树生长得更好。”在武夷山岩茶核心产区的燕子窠生态茶园内,福建第一批“科技特派员”徐茂兴介绍道。“我们用‘六个一’方法来建设生态茶园,包括茶园路网建设的‘一条路’、提升茶园生态的‘一行树’、套种绿肥的‘一片草’、物理防治病虫害的‘一盏灯’、以虫治虫的‘一头虫’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一把肥’。”

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供)

2017年以来,武夷山国家公园按照茶-林、茶-草混交模式,建成混交生态茶园4800余亩,进一步带动和促进区内茶园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提升,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为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示范。

茶产业蓬勃发展,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内的一些企业开始不断摸索如何依托茶产业拓展发展空间、丰富产业类型,“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的提出更为这些企业指明了方向。

福莲茶庄园(光明网记者李航摄)

“‘三茶’指的就是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我们的企业以这三个为导向去发展,未来方向就不会错。”武夷山福莲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贵仁说。

地处武夷山市星村镇的福莲茶庄园拥有生态茶园400亩,在这里,游人可以赏茶园、品茶香、参观茶文化博物馆,采茶季时还可以亲自体验采摘,了解武夷岩茶非遗制作技艺。“因为我们庄园位置刚好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上,所以我们将茶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茶旅融合模式。”张贵仁介绍道。

记者采访时也了解到,茶山茶园多位于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庞大且高效的物流网络,是畅通茶叶销售的必备环节。为此,京东物流发布解决方案,依托一体化供应链优势,通过产地直发、整车集货、重点流向开设专线等模式保障运营,建立绿色通道,实现茶叶随到随卸、优先中转。目前,京东物流春茶解决方案已布局华南、华东、华中、西南等茶叶主产区,武夷山国家公园里的武夷岩茶、正山小种处处都有京东物流的身影。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是围绕国家公园划定的一条“边界”,环带划定4252平方公里缓冲区,“内圈”重保护,“外圈”重发展,内圈外圈形成良性互动,这一创新举措让武夷山国家公园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间实现了平衡。

生态种茶,以茶促旅,茶旅融合,武夷山市以“三茶”统筹为引领,通过不断创新推动茶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让武夷茶乡声名远播,让武夷茶香日益浓郁。

来源:光明网 记者:靳铃涵、李航,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