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茶山茶树助力脱贫致富
从10年前的一穷二白
到十年后的农业亿元村
一洞桥人借助一片茶叶
不但实现了自己的乡村振兴
而且正朝着更美好、更幸福的明天迈进
近日
一洞桥村党委书记程天祥向我们讲述了
属于他们的“一片树叶的故事”
找准产业,振兴乡村
2014年,一洞桥村年人均收入仅为4680元,村里只有一条“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的“机耕道”,水电气也更不用提了,到处都是乱拉的电线,村民用电质量非常差,人人怨声载道。而且村干部和村民的关系十分交恶。镇上的干部也不愿意来。一洞桥村彻底沦为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当时一洞桥村被识别为省级贫困村,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在村党委书记程天祥的带领下,一洞桥村经过摸索,最后找准了茶叶产业这样一个突破口,通过改造低产茶园,引入专家意见,党员干部积极带头示范,在改造的第一年就把茶园亩产值从500元提升至2000多元。
让村民们看到成效之后,一洞桥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村民发展茶园。政策的激励让村民的态度从被动变为了主动,茶园面积从两三千亩扩展到15000亩,成为了一个人人有、户户有的大产业。
在茶园发展起来的同时,一洞桥村的领导班子也考虑到要帮村民们解决茶叶的销路问题。村里对于企业采取了多予少取,宽松放开的态度,给企业提供了一种舒适的营商环境,使得大家都愿意到这里来发展。起初,一洞桥就只有一些茶叶的小作坊,现在一洞桥村已经拥有了9个茶叶加工厂,其中有3家属于规上企业。
基层治理,人心所向
网络图片
程天祥深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心的凝聚。通过改革用人机制,吸引人才,一洞桥村建立了强大的基础党组织。一洞桥村组干部先后进行了两次改革。首先把长期顶着头衔不干事的让他走人;其次,在企业、茶叶经纪人等领域吸引人才加入组干部,让能人治村,组建更强大的基础党组织。
同时,经过民意调研,一洞桥村制定了本村的村规民约,让村民参与到村庄治理中来,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在这个286字的村规民约里,既涉及送礼办酒之类的人情来往,还有敬老爱幼、爱护环境卫生、种茶规范、不酒驾等方方面面。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引导和规范村民的行为。
网络图片
程天祥还提出了一条村训——“一洞桥村人永远不做坏事,只会做感恩的事”,简单却深刻,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了村庄的和谐发展。
为了让村规村训不单单只停留在纸上和嘴巴上,一洞桥村还通过搞评比的方式,在村里开展“卫生之星”“产业之星”“道德之星”等评比活动,在村里营造出了人人争优的良好氛围。
网络图片
另外,他们还请来了各种“土专家”给村民们讲他们想听和愿意听的课。
一洞桥村抓住了群众的信念,而且始终坚持抱团发展。在抓住群众的人心的同时,一洞桥村的基层工作开展也获得了上级的认可,很多政策和项目都愿意拿来这里推行。
从基础建设到文旅融合
一洞桥村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突破,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了功夫。
起初,一洞桥村的基础建设十分薄弱。村委首先去争取了一些项目,先把公路打通,通过3年的时间,村公路就达到28公里。预计到2024年年底,一洞桥水泥路可以达到60公里。
一洞桥还实现了水电气的全面贯通,光是在电网上,就大概投入了2000多万,彻底改变了原来用电质量差的状况。
另外,一洞桥还开展了亮化和美化两项工作。现在一洞桥村可以实现晚上不开车灯开车。在基础升级的同时也兼顾了美化工作,把村里的整个环境也打造得非常舒适和美观。
网络图片
一洞桥村的巨大变化引起了全市和全省的聚焦,从原来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样板村。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目前一洞桥村取得了两个全国性的荣誉称号——“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村”、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以及省级的八个荣誉称号——“四川改革创新名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
现在,一洞桥村正围绕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因地制宜,围绕着茶来谋划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准备把精品示范村再做进一步地提升。
2022年投资200万建设茶味园旅游度假区,开展茶旅以及观光研学等项目,鼓励发展高端民宿、农家乐和餐饮等配套设施。
2023年12月,同济大学乡村振兴共创基地在一洞桥村四五水库南岸落成,后续将开展合作建设一洞桥村党群阵地、校地工作站、云廊广场、道路、茶文化发展中心项目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努力打造乡村版的大学城,吸引多方人才和来宾助力当地的振兴发展。
接下来,一洞桥村还打算将同济大学乡村振兴共创基地、1号观景台、坤硕家庭农场、茶马古道遗迹钟鼓沱、唐代摩崖石刻千佛崖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开创有一洞桥特色的文旅+茶旅+农旅融合发展的模式。
如今,一洞桥村正朝着打造让城里人也羡慕的美丽乡村目标不断前进。一洞桥村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找准方向,用对方法,绿水青山真的可以变成金山银山。
人物采访:薛清航
文字撰写:吴婕
摄影:龙眼
来源:荣县花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