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先进:陕茶大家谈  我也谈一谈(中)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田先进:陕茶大家谈 我也谈一谈(中)

作者介绍

田先进,紫阳人,陕西茶叶流通协会会员,茶文化学者。

03

■扶持骨干企业■

紫阳县的各个骨干茶叶企业都有各自的名牌产品上市。如和平茶业生产的富硒“和平毛尖”、“紫阳翠峰”;焕古庄园茶业生产的“品天下”手工毛尖和硒香茶两个工艺的富硒绿茶,“焕古山水”牌富硒绿茶,“玉玲珑”、“皇室天阙”牌富硒红茶;秦巴山茶业生产的“寻仙”、“层翠”、“出云”等特级富硒毛尖茶和“秦红印象”一级富硒红茶系列;关南春茶业生产的“关南春”牌富硒绿茶、红茶;闽秦茶业生产的“闽秦”牌富硒红茶;紫阳春茶业生产的“春雨”牌富硒绿茶、富硒红茶;大晟茶业生产的“红安康”牌富硒红茶;科宏茶业生产的“科宏”牌富硒绿茶、红茶;郁禧园茶业生产的“隆浒”牌富硒茶毛尖绿茶、富硒红茶;向阳茶厂生产的“月池”牌富硒绿茶;丰和茶业生产的“丰和”牌富硒绿茶;毛坝示范茶厂生产的“关坪山”牌富硒绿茶;还有其他一些茶业也都生产有市场销售看好的富硒茶叶产品。除了争取质量奖牌,各骨干企业发挥带着作用,在生产销售各个层面都争先恐后地创新开发,全县茶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群马奔腾般前进,插着科技的翅膀,怀着超越的梦想,奔向世界青睐的大目标。榜样的力量是有的,特色与时尚开放着美艳的前程。

如今交通方便,山门已经大开,在搞好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的前提下,抓好现代化企业的建设,搞好与市场的对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打破过去传统的在山上产茶叶,在城里找销路的旧的产销方式。应当从茶叶采摘开始就有市场召唤,让茶叶销售进入各类饮食商场,进入居民社区,进入机场和车站的商铺。统一富硒大品牌,增加外卖小包装。如“轻骑兵”出征,机动灵活地冲入大小市场,适应多品味尝试茶叶并认可而选购的消费群体。回升产业链条,外引内联,采取“招亲结友”方式,实行“半亩茶园集群,走向各地市场”的策略,通过网络介绍,让人们认领“半亩茶园”,关注茶叶生产,推销茶叶产品,体验茶山生活,形成辐射效应。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众筹”方式,将劳动、休闲和务茶、效益结合起来,有了兴趣就会有感觉与收获。快乐地劳动,快乐的种茶,快乐地参与。

紫阳县秦巴山富硒茶业是后起之秀,思想和经营都充满活力。基地位于贡茶之乡的焕古镇,有生产国标级名优茶的当地优质茶种,产品代表着紫阳茶的最高品质。已经建成了有机茶园7000多亩,年干茶产量260吨,规模还将扩大。现有国内一流的绿茶、红茶清洁化生产线。生产的“寻仙”、“层翠”、“出云”等特级富硒毛尖茶和“秦红印象”一级富硒红茶十几个产品,都是市场抢手货,声名鹊起。在陕西率先将茶与旅游相结合,努力创新开拓。为进一步提升市场声誉、推动紫阳富硒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已经相继建成“海陆空式”销售网络,在机场、高客站、中石油昆仑站都有数量不少的销售专柜,已形成西安市内的旗舰店、专卖店、简餐式茶楼、商务会所、特产店等营销点及陕西省内外多家加盟商的战略网络布局。紧随电子商务经济形式的确立及发展,已经建成了淘宝专营店、有赞微商城、臻百农销售点、建行及工行专卖店等打破地域限制的销售平台。秦巴山富硒茶业朝气蓬勃地向着国际化产销的大目标奋力迈进,力争做紫阳富硒茶产业乃至陕西茶业的领跑者。

04

■坚持品牌战略■

近三十年,尤其近十几年,紫阳县在富硒茶品牌打造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紫阳县在打造富硒茶品牌过程中,坚持把质量管理放在产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夯实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责任。已经建立并实施了《质量目标考核的暂行管理办法》,《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质量检验规程》,《质量信息管理规定》等。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办法》,GB/T20014.12-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要求>,《天然富硒茶标准综合体》(DB61\T307-2003)等法律法规标准宣传,保障产品加工标准化、规范化、高质量、安全化。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产品工艺技术流程组织生产,严把关键环节,加强生产质量过程控制,强化生产质量过程监督,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开展各类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素养和水平,促进了企业生产产品、经营服务等方面的质量改进,同时促进了公司各类人员队伍建设。重视引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结合实际,促进质量改进。相继完成了天然富硒绿茶清洁化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富硒茶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研究与应用、富硒红茶研制与开发、陕青茶工艺改造研究,均获得安康市科技成果。“天然富硒绿茶清洁化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富硒红茶研制与开发”获得陕西省科技成果。广大茶农、企业认真组织实施了茶叶种、管、采、制、销系列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产业质量提升。新茶园建设向无性系、良种化、精品化有序迈进,全县丰产密植茶园达3万多亩,管理覆盖面达95%,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

2003年,紫阳县负责起草编制的《天然富硒茶标准综合体》已通过了陕西省地标评审并颁布实施,标准号DB61/T307-2003;2005年“紫阳富硒茶”全国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获得验收并授牌.全县大力开展了标准化茶园、标准化茶厂、标准化连锁店建设,正在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

05

■不足与建议■

紫阳县茶产业有成绩也有不足,存在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一是产业化程度不高,品牌经营较差,市场占有率还不够大,产品销售区覆盖还不够宽,基地建园及管理水平较低,茶产业的链条比较短,种质资源选育需要加快,机械化应用、基础设施、科技服务手段、夏茶、秋茶资源利用需要加强,科技、人才、资金支撑的力量以及品牌宣传展示推介力度需要加大。

2013年,国家农业部出台了《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2014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安康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山林经济的意见》、《关于加快富硒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康市茶叶产业发展考核奖扶办法》,县里出台了《关于加快循环发展建设美丽富裕和谐新紫阳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紫阳县促进茶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并且,国务院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第二轮退耕还林政策”、“陕南循环发展”、“陕南移民及美丽乡村、小集镇建设”、“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陕南”等政策。

优惠的政策和发展的规划都不能只说在口头上,只写在文件里,要真正下大功夫、硬功夫,实干巧干。天然的硒资源来自于水土,全国好些省市已经发现水土富硒,已经在开发硒资源上做出了好成绩。

陕西省已经把硒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升为省级经济发展战略,陕南地区的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境内都是富硒水土资源的宝地,都在努力更新观念,创新品牌,扩大成果。仅仅安康市在2018年全市富硒产业实现产值就达到了600多亿元,其中富硒食品产业连续6年实现30%左右的高速增长,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达到30.5%,居安康市六大支柱产业之首,以富硒产业为主的安康生态型产业占GDP比重超过65%。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0%以上来自富硒特色种养收入,70%以上的贫困群众依靠富硒产业脱贫。

安徽省如今打出了“安徽硒谷”的牌子,用手机扫一扫富硒食品上包装上的二维码,溯源查询信息就即刻呈现在手机屏幕上:种植基地、硒肥定制、土壤检测、仓储加工等信息也都一一出现。自主开发的我国第一台硒快速检测仪设备,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和易操作等优点,最快13分钟可对人体头发和体液中硒含量进行检测,从而判断人体是否缺乏微量元素硒,为制定科学补硒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滁州市雄心勃勃地要打造成安徽省乃至全国功能农业产业中心。目前已研发出大宗果蔬粮茶,水产家禽和食用菌富硒植物、动物营养剂等多个品类,开发了30多种富硒产品。功能 农业是中国科学院赵其国院士最先提出,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实现农产品功能化,契合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

国家发布了《富硒大蒜》、《富硒马铃薯》和《富硒茶》的行业标准,湖北、河北、重庆等省市发布了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地方标准,对规范当地的富硒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省制定了《富硒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硒含量》,对22类235种富硒农产品及其制品的定义、硒含量指标、品质、检验方法、检测规则、标签、标识、包装、储运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在富硒产业的发展中,富硒产品必须在包装物的正面显著位置印制标准产品名称和“富硒”二字、硒含量数值、生产单位名称和生产时间。

国家和相关的省市县对硒资源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的扶持政策已经出台,茶产业应追赶超越而开创新的局面。成绩与问题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既是责任的担当也是能力的体现。

这些省内外的发展动态,对紫阳茶产业乃至多方位的富硒产业都是一种可以参考的样本,也是一种迫切的工作压力。必须在富硒资源全方位开发利用上更好的工作。以富硒茶为代表,多中取利,方能在市场的竞争中不至于落伍。

来源:陕茶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