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县瑶区乡有黄连山村蟒蛇箐茶、新山村巴依箐茶、铜箐河茶、百花潭茶等五大区域性茶叶品牌。近年来,瑶区乡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以绿色和有机为突破口,打好生态牌,优化茶产业结构,促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有效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茶产业成为瑶区乡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
图片/网络
培育特色龙头企业
瑶区乡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根本,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强龙头、创品牌,突出品质优势、生态安全优势,促进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营销网络化、利益股份化,提高瑶区乡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茶产业全产业链培育、裂变,不断壮大茶叶生产,提高茶叶质量。
黄连山村蟒蛇箐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特色生产模式,严把质量关,坚持生产生态绿色茶产品,持续做大做强茶产业。该乡现有以蟒蛇箐为代表的优良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1500亩,占总面积的41%。2019年,茶叶总产值达11430万元,茶农收入2500万元。全乡有茶业协会1个、茶叶专业合作社5家、茶叶粗制所7个、茶叶加工企业1家、茶叶品牌4个,取得食品安全QS认证4个。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瑶区乡党委、政府一直谋划产业带贫、稳定脱贫的支柱产业,通过多方调研走访、政企交流、村民座谈,决定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来助推脱贫攻坚。但要发展茶叶产业,面临着茶园管理粗放、机械化程度低、茶叶加工企业加工设备落后、茶叶加工企业与建档立卡户无利益联结机制、带贫作用不明显等诸多难题。针对存在的困难,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茶叶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利益联结”三步走的精准产业扶贫工作思路,为全乡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瑶区乡10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437户种植茶叶,种植面积1399亩,但60%的茶园均属粗放型管理或放弃管理。通过调查,放弃管理的贫困户认为茶园产量较低,茶园所在位置交通不便,基本无利润;部分粗放型管理贫困户虽然在采摘,但对茶园无修剪,基本不管理,茶叶产量只能“听天由命”,利润微薄。对此,乡党委、政府积极汇总上报,主动争取产业扶贫到户项目,一是采用茶园统一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方式,对贫困户茶园进行提质增效改造。2020年,1399亩茶园已全部改造完成,亩产增产200公斤鲜叶,增收520元。二是结合自然村内道路、入户路建设项目,硬化一批沿线茶园道路,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实现由低产茶园向中高茶园提质、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增效。
同时,组织各村利用农业集中生产时间,组织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宣传及茶叶种植技能培训,增强茶农的有机生态保护意识。抓好工艺精细加工,聘请专家指导茶叶加工企业不断改进茶叶制作工序,保留传统的茶叶加工工艺,做到每一道工序中茶叶“不落地”。
为继续扩大市场影响力,瑶区乡在以实体销售为主导的模式下,积极探索茶叶电商平台经营模式,拟通过电商平台实物展示,与各物流企业合作配送的模式,为瑶乡茶叶打造一张知名名片,也为全面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自2018年以来,瑶区乡党委、政府培育茶叶新型经营主体7个,覆盖带动贫困户403户,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签订原材料收购合同,实现了在同等情况下优先收购贫困户茶叶制度。
瑶区乡将分散的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联结起来,形成合作关系,以带动贫困户,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针对该乡茶叶加工企业大多存在加工场所无流水线操作、厂房简陋、机械陈旧落后、加工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低、品牌难以保证等问题,瑶区乡党委、政府决定实施一批资产类收益性产业扶贫项目,建设现代化加工厂房,引进一批先进的加工机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投资100万元建成新山村茶叶精制加工厂。加工厂建成后,解决了厂房不标准、设备陈旧、无法加工高端产品的难题,其产生的收益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能入股分红。
来源:西双版纳新闻网,记者:冯宏伟,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原文标题为:瑶区乡 发展茶叶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