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良:半个世纪初心坚守 千年茶香“西施石笕”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陈元良:半个世纪初心坚守 千年茶香“西施石笕”

1973年从绍兴农校茶叶专业毕业后,陈元良长期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50年来,他坚守初心,为促进当地茶文化引领、茶产业发展、茶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退休后,他被诸暨市关工委聘为“科技团”成员,潜心尽力当好茶农茶企贴心参谋,笔耕不止弘扬茶文化,编印了《科学饮茶一百问》等科普读物,今年3月,他主编的《西施石笕茶》一书在诸暨茶博馆首发。

传授茶技术 引领致富路

每年初春,陈元良都会带上一摞农技书籍资料,绕着崎岖的盘山公路,来到位于诸暨市东南约25公里处的东白山麓西侧——陈宅镇开化村福生源农业开发基地。接下来,整个采茶加工期,陈元良都与茶农同吃同住同劳动。近年来,茶产业成为青年回乡创业的一项特色产业,陈元良帮助他们成立“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指导,茶园因此成了陈元良的“露天课堂”和“实验场所”。他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不怕别人“夺饭碗”。徒弟陈赢荣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建起示范茶叶基地3000亩、分户茶园3000亩,茶叶加工和销售收入达到200多万元。

在陈元良的影响下,陈赢荣又以家庭茶园为基础分类帮扶周边群众,成立赢荣家庭农场“共富工坊”,主要为周边茶农代为加工茶叶,并传授制茶技艺。近五年来,陈宅镇茶叶增收每年10%以上,取得了“既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又助力茶农增加收入”双增收。

传播茶文化 培育“新茶人”

退休十年来,陈元良走进学校课堂、山区茶乡,传播“茶科技”,分享“茶叶梦”,每年受众达5000人次。他根据农耕文化的特征和诸暨农耕文明的发展史,收集和整理从春秋伊始的农业故事,编写讲课辅导提纲,把“一懂两爱”(即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耕文化理念,植根于广大青年学生的理想之中,为传承农耕文明、做强茶叶产业培育了一大批“新茶人”。

福生源农业开发基地负责人吴福军是“新茶人”的代表。他是在一次基层文化礼堂科普宣讲中,对“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主动找到陈元良并提出帮助请求。陈元良以公益服务的形式向他传授茶知识、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技术,指导他综合利用茶叶资源,做大茶业产业。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吴福军的2000余亩林地成了“新茶人”的学习实践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助建茶博馆 谱写“茶文章”

作为一位“老茶人”,陈元良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诸暨成为全省首批“绿改红”示范县的建设,经历了茶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茶文化的挖掘和弘扬等茶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越红”是中国十大红茶品牌之一,“越红源诸暨,茶香飘五洲”。在一场宣讲中,温州商人杨思班找到陈元良,提出建立“诸暨茶博馆”。陈元良倾力支持,并捐赠了珍藏的制茶老器具、诸暨市茶历史中的实物,还担任义务讲解员。越红博物馆”建馆以来,参观实践的人络绎不绝,还被诸暨市关工委命名为青少年茶文化实践基地,成为传承农耕精神、弘扬诸暨茶文化的重要一站。

为系统挖掘诸暨茶叶上千年的人文历史,提升西施石笕茶品牌美誉度,他多次到杭州、嵊州等地寻找最早记载石笕茶的文献,出版了《茶的历史和文化》等科普读物,他主笔编写《西施石笕茶》一书,全书12.6万字,综合反映了西施石笕茶古往今来的历史轨迹和几年来“三茶”统筹发展的非凡成就,为诸暨市打造“西施石笕茶”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绍兴老干部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